前一陣子,在日本紅透半邊天的電動「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系列推出了第十一代,是這個頗富盛名的RPG角色扮演遊戲首次跨入網路多人連線的領域,碩大的世界供全球數萬名玩家同時上線,頓時吸引了許許多多玩家日以繼夜地在這虛擬的世界中探險。
我的好友建樹也是其中之一,有一天,他興奮地告訴我他去參加了塔魯塔魯(遊戲中的一種種族)的慶典活動,他說他在城鎮裏閒逛時聽到其他的玩家在討論即將要舉行的塔魯塔魯慶典,一時興起便跑去參加,當天所有參加的塔魯塔魯都穿著一樣的衣服,在場地中央一起跳舞擺動,旁邊則站著一大票圍觀的群眾,少說也有幾百人。
就這樣,一群花了數千元購買遊戲、每個月再繳個幾百元月費的玩家,就為了這個遊戲中的慶典,在大白天耗了一兩個小時。
聽完他的敘述後讓我想起我在美國唸書時有一個朋友Daniel,他成天耗在當時電腦網路遊戲中最風行的Ultima Online,但是他並不特別著迷於這類型的遊戲,因為他最喜歡的是運動類的遊戲,他玩UO只是為了賺錢,將他遊戲中找到的好貨及鍛鍊好的角色、房子一個一個透過eBay賣出,一個月收入超過2000美金。
這兩個例子看似無關而你或許也沒有感覺到,但是我卻覺得,網路遊戲裏的世界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
一聽到我這樣說,有人馬上就會回答:「開玩笑!這不過是個虛擬的遊戲,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嗎?」
在太快下結論前,我要先問我們該如何分辨虛擬與現實?
大多數人不加思索的都會同意:遊戲裏的世界是虛擬的,所以不是真的。
可是卻有人因為在網路遊戲裏偷別人的寶物被起訴。
以剛剛那個慶典的例子來看,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群共同參與了一個玩家自發的慶典,如同鹽水蜂炮一般真實,在虛擬世界裏的犯罪都可以被視為真實,慶典又有何例外?
對於我那位靠打電動維生的朋友來說,網路遊戲裏的世界更是再真實不過了,因為他在網路世界中的成就,決定了他現實生活中能賺多少錢。
再來談談遊戲的定義,什麼是遊戲?遊戲有規則,有限制,但是網路遊戲卻漸漸脫離這個範疇,朝向一個全新的領域邁進,已經不能算是個遊戲,因為玩家再也不用像以往一樣需要按部就班地一關一關破下去,在這個新的網路世界裏,玩家和廠商都致力於追求一個不受限制的環境,一個更接近平常現實生活的世界
天氣變化、日出、日落已經是遊戲的基本要求,甚至在一些遊戲裏,以往玩家若是要搭車前往某處,通常都是上車,然後畫面一變馬上就到達了目的地,但是現在卻是要玩家在車上枯坐個十幾二十分鐘才會到達,我甚至還看過玩家結伴駕著波音747從波士頓一路飛到洛杉機一飛就是10小時,和真實世界一樣。
自由愈來愈多,遊戲之間的界限也愈來愈少,也愈來愈向現實邁進,網路裏有因為玩家而產生的新經濟,有因為玩家而產生的新組織,因為這個虛擬的世界而結交為好友的更是不少,遊戲已經不只是因為好玩而吸引玩家,有人是為了打發時間,有人是想藉此賺錢,有人只是想交交朋友,想一想,和現實生活不是很像嗎?
如果談遊戲覺得無聊,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現實的生活有多「真實」,怎麼說呢?
每天許多人大部份的時間是花在網路上,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或是提供資料、收email、發email、用電腦寫文件、打字、下載、上傳等等,透過這個虛擬的世界,我們將資訊傳到現實生活中的另一個角落,雖然大家都習慣以「虛擬」世界來形容網路中的一切,但是網路中的資訊及影響力卻是再真實不過。
當我們坐在電腦前面面對著鍵盤鍵入資料或與人用即時傳訊交談時,想一想上一次我們運用真實世界中所提供的方法來溝通、來處理事情是什麼時候?許多事情已經可以不用離開電腦就可以辦好,幾乎所有的行為都必需透過電腦網路裏虛擬的世界去完成,傳資料、繪圖、列印、甚至打電話,多麼諷刺啊?我們這些活在現實中的人卻要透過虛擬的世界才能夠發揮作用、產生影響力。
當我們逐漸依靠虛擬的世界生活,而虛擬的世界亦逐漸模擬現實生活,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分不清自己是身處於遊戲亦或是現實,就像Matrix一樣無法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真正虛擬東西我看也只有再腦中幻想的東西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