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如往常,五點多就起床了,早晨的三義山區很美,戶外的露台聚集了附近的居民,正在一起做運動。

因為民宿八點才供應早餐,所以讓小喬多睡一會兒,起床後兩人精神飽滿的下樓,在民宿露台上吃早餐,四週柱子都貼了許多客家俗諺,旁邊有中文解說還有英文發音參考,小喬隨意指著其中幾個唸給我聽。
「do…ki…m…do…qiong…」小喬斷斷續續的唸著。(倒旗毋倒槍:表示不認輸,堅持到底)
我覺得有趣,就跟他說:「你先唸一段中文,我來照著英文拼音試看看。」
「時到花就開,」他看著其中一句唸著。(時到花就開:表示時機到了,運氣自然好轉)
「si…do…fa…qiu…koi…」我照著牆上的拼音用充滿戲劇性、自以為很客家腔的聲音唸出來。
唸到一半小喬就已經笑得東倒西歪,樂不可支,我以為只是我發音的問題。

「你罵髒話,」小喬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著說。
「有嗎?」我回答。
「你再唸一次,」已經快笑翻了的小喬說。
我轉頭過去看著時到花就開的拼音,有點疑惑但還是一字一字再唸一遍:「si…do…fa…qiu…koi…」
噢,我瞭了…fa-qiu是笑點。
「你還罵兩次才聽出來,」小喬拍著桌指著我狂笑。
一早以笑聲做為開始,心情極好。
吃完早餐後九點出發,照原本計劃前往只有區區五分鐘距離的三義木雕博物館,門票不貴,成人80元,學生50元,小喬說:「走吧!進去吹冷氣!」

博物館裏頭的木雕還真是千奇百怪,從傳統的原住民木雕、常見的宗教寺廟、建築傢俱之外,還有許多現代藝術風格強烈的木雕作品,及來自國際木雕大師的作品展出,有些作品不說的話還真看不出來是木頭雕的,挺有意思,館裏不能拍照,所以無法分享。
走馬看花的參觀約30分鐘就該離開,今天還有好多路要趕呢!
博物館外的小路聚集了許多店家,假日時應該滿滿的觀光客,現在沒什麼人,順著路往下走,經過許多藝術家的工作坊,之後接上位於台13線上的著名三義水美木雕街,幾百公尺的街道上擠滿了數百家木雕藝品店,現在並非假日,時間也還早,多數店家都還沒開始營業,不過可以感覺得到這兒到處都充滿著熱騰騰的木雕魂,我們兩人推著推車在規劃良好的人行道上輕鬆閒逛,其實這次步行旅程,絕大多數的路都很好走,比上次的感覺要好。

經過幾個路口看到知名的勝興車站與龍騰斷橋指示牌,有點心動,上網查了一下,開車過去只要十幾二十分鐘,但走路要花上兩個小時,偏離主要路線太多,留待下次開車旅行時再去吧!
十點半左右經過了西湖渡假村,抵達旁邊的麥當勞,明明早上吃得還蠻飽的,但難得經過,還是要進來吃點東西,今天上午上路兩個半小時,只有一個多小時是在走路,其他時間都在打混,進度嚴重落後。
「你們是騎車環島嗎?」一位鄰桌的大叔問到。
「不是,走路,但是是分段走啦!」我笑著回答。
「哦!厲害耶!弟弟幾歲?他很能走哦!」他說。
大叔回到他的桌上還跟家人說:「他們是用走路的耶!真厲害!」

休息四十分鐘後,我們繼續前進,經過山區一路往下接回台13線,經過幾個坡度超陡的險降坡時,腳步必須很慢,整個身體往後傾斜,不然會被我的推車給順勢推下山谷,所幸我們是由北往南,如果是由南往北,這一小段陡坡應該就足夠把我們給整死。
「小喬,你知道爸爸發現什麼事嗎?」我問小喬。
「什麼?」小喬問。
「還好我們不是反方向行走,」我說。
「哦對!娘啊!比上次還恐怖!」小喬邊回頭看著那可怕的陡坡邊回答。
經過一個超險降坡加急彎時,我叫小喬把竹竿拿在手裏當登山杖撐著,不然一個不注意可能會滾下山去。

穿過中山高底下回到台13線上,今天幾乎都是下坡,平常開車經過中山高三義路段北上時,大家應該都遠遠就注意到那段坡度超陡的長上坡,今天走的台13線就是與那段路並行,所幸我們是南下,緩緩的往下走,慶幸這次歪打正著的好運氣。

台13線路肩很寬,但走在上面迎著來車,還是有些許的不安,沿途也沒有路樹遮蔽,還好今天雲層偶爾會把太陽遮住,讓我們享受短短幾分鐘的陰涼,走累了就在路邊的鐵皮公車亭休息片刻,待恢復精神後再走。
今天走路時不再玩互問問題的遊戲,改玩我們自己發明的結合了RPG、Sim City、魔法、攻城防禦、卡牌等多種元素的遊戲,我把我過去玩過的所有遊戲裏精華的部份,全部都搬出來,小喬玩得可是欲罷不能,非常開心。

順著路一直走,就接到通往后里的義里大橋。
過橋是這次旅行出發前和途中最擔心的事,包括約320公尺的後龍溪的北勢大橋、長達810公尺的大安溪義里大橋,和橫跨大甲溪的315公尺大甲溪橋,因為畢竟多數的原本的設計橋都是給車過的,行人要怎麼走上橋都是個問題,而且橋上的安全性也讓人憂心不已,因此出發前除了在Google Maps上詳細研究橋的路肩空間外,也上網查了一些徒步環島旅行者的心得,不過不論查的資料再多,與現場的狀況還是有些許出入,到了之後也只能隨機應變了。
出發前我最擔心的就是眼前這條總長度近一公里的義里大橋,以我們走路的速度過橋,最快也要約15-20分鐘,期間旁邊轎車、卡車呼嘯而過,捲起陣陣風砂伴隨著轟隆巨響,感覺是很恐怖的。
當天延著台13線一路抵達過橋的起點,才發現怎麼路線與網路上查的有些不同,一邊指示是汽車,一邊指示是自行車與機車,當時心裏還頓時覺得比較放心的,因為快慢車有分流,代表我們走慢車道應該會比較安全,於是雖然和路線不同,我們還是照著現場的路標走向機車道。
機車道很窄,如果機車騎得稍微偏一點,就有可能擦到我們,因此一路上都叫小喬快快走,不要回頭也不要停留,原本我們一邊走路一邊玩的問答遊戲在這兒也稍微暫停,專心走路。

過了一開始的彎之後,接下來的路段就相對安全一點,因為機車有比較長的距離可以看到我們,不過或許是機車道設計的實在太窄,一路上機車其實都直接騎在汽車道上,根本沒有車從我們身旁經過。
但下了橋之後問題就來了,路肩沒了,接下來一大段路都要我們與汽機車爭道嗎?
看著對面一半的車道封閉正在施工,不知道安不安全?不過沒一會兒就看到幾位買菜的阿媽騎著機車在裏頭亂鑽,代表那路段其實應該是沒事的,我和小喬馬上找個缺口走到施工中的車道,不與汽車爭路,放心許多。(事後才知道原來那貌似在施工中的車道其實是義里大橋舊線的北上車道,早已封閉不再容許汽車通行。)
但好景不長,走出彎道後才發現眼前高架橋錯綜複雜,乍看之下每一條似乎都沒有行人可以走的地方,到底那一條才可以安全帶我們過溪呢?
這時心裏頭七上八下,拿著手機看著地圖與網路上的資料,研究著下一步該怎麼辦?看著四週亂七八糟的道路、混亂的車流,腦中又閃過一次放棄的念頭,但在這莫名其妙的交流道口,有可能叫得到車嗎?要繼續走,也要先知道那條路可以走啊!
看了一會兒路牌,稍微鎮定了些,把小喬叫了起來繼續前進,選擇了眼前一條看起來相對正確的坡道,走錯了大不了再折回嘛!(回來後寫文章時發現這段路都沒有照相,因為當時實在一團混亂,忙著找路誰會有心情拍照呢?)
所幸,順著指示牌和地圖導引,還是接上了舊義里大橋,橋上車流不少,但路肩寬度尚稱充裕,走起來還算安全,儘管如此,還是一直叫小喬加快腳步,並不時提醒他靠邊走,順利在二十分鐘內過了大安溪進入后里。

一下橋再走個十分鐘不到就抵達充滿冷氣、飲料、食物的聖地 – 7-Eleven!在這裏遇到一群騎車環島團,有前導車載運行李與補給,也許下次我和小喬走長程旅途時,可以讓玉婷帶著弟弟妹妹開車幫我們載東西,減輕行李的重量,而且還可以與我們在每天的目的地會合,大家都有參與到也不錯。
途經台中外埔地區,農田遍布,作物種類繁多,我們走在重劃西路的樹蔭下,繼續玩著我們的自創無規則遊戲,沿路可遠眺三義的火炎山,景致怡人。

走在鄉間的道路時,小喬只要經過水溝、田、小溪,都會停下來張望,不是撥撥水、丟個石頭,就是要拔根草、抓抓植物,或只是拿著竹竿揮舞兩下,這一路上的景致都是都市長大的小孩沒有機會見識到的,小喬說:「我覺得鄉下比台北好玩,」但當我叫他選擇要去鄉下玩,還是去玩具店時,他又猶豫半天無法抉擇。

這一路上都是農田,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休息,走著走著累了,在外埔區的社區活動中心門口坐下來休息,喝著冰塊水,繼續玩著我們自創的遊戲。
「你的國民現在心情不好,你要怎麼辦?」我問,這就是我們的遊戲之一,國家治理。
「我花五百兩黃金,買Coco請全國國民喝,」小喬思考了一下回答。
「國民的向心力提升,非常感謝國王的德政,所以在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就把女兒都送到王宮來啦!」我說。
「你這個變態,」小喬一邊笑一邊罵我。
今天發明的遊戲完全轉移了小喬的注意力,一路上我們非常專心的玩,就這樣不知不覺的一直走路,幾乎都沒有休息,三小時走了快12公里,是這幾天以來最佳的成績,早上的慵懶在下午一次補了回來,竟然在下午五點就抵達了目的地大甲,下榻於網路口碑還不錯的紅磚小屋民宿。

「每天走路到最後看到飯店超級開心,不管腳多痠,都可以用飛奔的速度開心的衝過去,」小喬說。
很古樸的紅磚屋改裝成民宿,充滿懷舊的傳統風格,房間大小適中,該有的設備都有,維持的也很乾淨,小喬很喜歡,每天走路他最期待的就是到了終點可以住到旅館裏。
在屋內休息一會兒,出門搭公車前往大甲鎮瀾宮覓食,民宿門口就是公車站,幾乎每一班都可以坐,還可以刷悠遊卡,而且十公里內免費,很方便。
第一次來到台灣最知名的媽祖廟,雖然是平日,但週圍人潮還是挺多的。

挑了間平價牛排館好好的吃一頓熱食,不過價錢到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與台北一樣。
吃完飯後去鎮瀾宮晃了一圈就準備搭公車回民宿,但很少在台北以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如果老是以台北的觀念應用的話,是不行的,咱們走到公車招呼點,打開手機一查,雖然才八點,但多數路線的末班車都發了,下一班至少要等個三四十分鐘,經過幾天步行訓練的小喬到是很乾脆,說:「那我們就走回去啊!」

後來是步行到大甲火車站,叫了台計程車回民宿,沒跳錶,短短不到十分鐘路程被收了150元,外地人真好騙。
總計今天九點出門,五點抵達,花了約8小時在路上,總距離約22公里,走的比前一天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