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的很熱嗎?
每次跟家人朋友講起要在夏天帶孩子們去步行,大家第一個反應都是:「很熱耶!」「真的要這個時候去走嗎?」「會中暑吧?」
對沒經歷過夏日步行的人來說,這就是第一個迷思:「夏天真的有這麼熱嗎?」
熱當然是熱,中暑也是風險之一,但其實就我經過這麼幾次的夏日徒步旅行後的經驗來說,只要穿著透氣、輕便、快乾的運動服,戴了闊邊帽和太陽眼鏡、擦了防曬,加上隨時補充水份、適當休息,夏天徒步旅行並不是件多困難的事情。當然,每次在出發前看到戶外強烈的陽光都還是會有點遲疑,但實際上路習慣之後,就算正午時分在外面行走也不會覺得多麼難受。徒步旅行了這麼多次,孩子們唯一抱怨的就是腳痠,從來沒有喊過太熱。

除此之外,走在路上躲太陽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這次花東之行一路上乍看來沒什麼遮蔭之處,舉頭都是大太陽,但還是有技巧可以找到地方短暫的躲閉陽光的攻擊,例如,雖然路旁樹蔭沒有連續,但每走幾秒鐘就經過一個樹蔭,其實已經可以讓陽光累積的熱感消散不少;另外,也可以看看陽光的方向,來決定要走路的那一側,這次是由北往南下,因此早上出門時陽光在東邊,所以走路時就要走在左邊逆向的車道,可藉由陽光的角度而較多樹蔭遮蓋,不致於太熱。當然,也是有些路段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完全無法取巧,這時只能硬著頭皮加快速度早點通過,或是在路邊稍事休息,但整體來說,這次除了上午都是大晴天之外,下午很幸運的連續幾天都遇到午後陣雨或陰天,走起來並不算太熱,甚至可以說是這麼多次徒步旅行中最不熱的一次了(甚至連毛巾都沒有用到)。

另外當然就是防曬了,第一次上路時防曬擦得非常認真,出發前在飯店都會幫小喬好好的擦,路上還會不時補充,但走了愈多次就愈隨便,這次一方面是陰天較多,但也是經驗多了,擦得適可而止即可。出發前農很好心的從花蓮市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玉里車站送行,還給了我們兩個他平常在豔陽下工作的利器 – 雨傘帽,原本是要用來遮陽,但後來被我拿來當雨傘,因為要推車沒手拿傘,短暫遮雨還挺方便的。

消暑必備之結冰水
上次和若喬走路時意外發現在便利商店買的冰塊可以提供多元的消暑方法,還未開封時拿在手上,不時放在後頸或身上可以清涼降溫,也可撕開一小縫當冰水喝,也可以把冰塊倒進水壺裏變冰水,因此這次一樣只要見到便利商店就會買幾包冰塊帶著。在沒有便利商店時,就到檳榔攤或加油站買結冰水,效果更好,還更便宜,一次買個好幾瓶,拿在手上不喝都涼,幾滴冰水進到嘴裏整個身體由內而外透涼,弟弟說結冰水最好的是可以打開瓶蓋舔冰塊就覺得很涼。

結冰水唯一的缺點是融得很慢,剛買的時候只能望冰興嘆,等它慢慢溶化後才能享受一口滿滿的冰水所帶來的爽快感受。
至於之前幾次都很有用的噴霧風扇,這次當然也有用個幾次,但因為水份補充很足,因此反而效果沒有之前那麼明顯,話雖如此,下次的旅行仍然是必備。
一出發就遇到意外插曲

在玉里火車站準備妥當後,弟弟和若喬去便利商店上廁所,但好久都不出來,我和以農正在納悶時,兩人好不容易出來了,嘻嘻哈哈的說剛剛弟弟的太陽眼鏡掉進馬桶裏(乾淨的),雖然若喬已經幫他好好的洗乾淨擦乾淨,但有潔癖的弟弟硬是不肯戴上,我們幾個人好說歹說,弟弟固執的不肯妥協,我只好先把我的眼鏡給弟弟戴著,但弟弟的心情已經受到影響,低著頭一言不語悶悶的走著,後來還在路邊掉了幾滴淚。
一出發就這樣實在不是辦法,我們還在市區裏經過屈臣氏和幾家服裝店,想看看是否有賣太陽眼鏡,買幅新的就搞定,可惜未能如願。所幸在下一家便利商店休息時,若喬逗弟弟開心,加上我拿濕紙巾在弟弟面前好好的上演了一齣認真擦眼鏡的大戲,弟弟才恢復正常戴回了眼鏡,解決了這個意外的麻煩。

弟弟平時的個性就很龜毛,對很多事情都有他的堅持,這次帶他出來走路,也是希望能磨磨他的性子,讓他能夠學習適應環境,而不是老是要環境去適應他。

就如同之前太陽眼鏡的例子,一般人就是擦乾淨就好,弟弟卻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釋懷,之前我們就是走到那兒累了就往地下一坐、往路邊護欄靠著,隨處都可以休息,這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對弟弟來說都很困難,地髒不願意坐、有蟲不想靠近、旁邊有怪東西不要看,於是就會發生弟弟一直喊腳痠,停下來休息時又不願意坐下,這次旅徒中好多次都要我和若喬一再開導解說,不知道再多走幾次會不會好些?
PS. 但這次就一定要稱讚若喬,一路上很努力的照顧弟弟,有幾次弟弟很倔強的糾結在某些小事時,我都開始不高興了,但若喬會像個大人一樣跟我擺擺手,把弟弟拉到一邊慢慢開導他,逗他開心。
撞牆期總是在第一天

這次徒步旅行顧及到弟弟的年紀,因此在路程上刻意縮短了每天的距離,如果只有我和小喬,原本是計劃至少有兩天要走30公里,而不是像最後一天最多23公里。
第一天一大早搭乘六點多的火車前往玉里,約九點半抵達,整裝完畢後實際上路的時間大概是十點多,因此第一天只安排了18公里的路,希望能在天黑前抵達民宿休息,就過去的經驗而言,18公里分成8個小時來走應該是蠻輕鬆的,但就如同前面幾次一樣,第一天到了最後都會有些不耐煩,上次第一天走了27公里,到最後小喬也是邊走邊唸,這次到了最後還剩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時,小喬就不停的唸著怎麼還沒到,然後就嫌弟弟走太慢,自己一個人推著車走在前面,希望快點趕到民宿休息。
而弟弟也許是之前興奮過度,到了傍晚也開始喊累、喊腳痠,走沒幾步就說要坐下來休息,最後還變成讓我抱著和背著走了一段路,那時我就在擔心,才第一天就這樣,那接下來四天怎麼辦呢?所幸接下來幾天弟弟就習慣了這樣的路程,再也沒要我們抱了,而且第一天抱了十幾二十分鐘後,晚上到民宿時我的腰就痛了,所幸隔天就恢復正常,不然可難走下去。
PS. 其實第二天早上沒走多久,弟弟或許因為有點不耐煩又唸著腳痠,若喬馬上很有大哥風範,二話不說就把他抱了起來走了幾分鐘。
拖車用推的反而比較方便
這次一樣是用之前那台推車,以往我都是繫在腰上用拉的居多,但經過上次的體驗,發現其實用推的更為方便,而且不傷腰,這次除非我有需要邊走路邊用兩手拍攝,不然多數時候都是用推的,小喬長大了之後也常幫我推車。

不過意外的是,因為推車時兩手在前方,手背朝上的時間很多,因此造成日曬過多,兩隻手都變成黑人手,回來後好幾週還沒完全恢復,每天看到自己的手都覺得怎麼老是沒洗乾淨。
除此之外,這次的東西準備的和以往差不多,經驗多了之後知道那些東西其實不需要帶,有些東西就捨棄沒帶,但因為攝影器材反而愈帶愈多,因此整體來說似乎比以前又更膨脹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