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 徒步旅行面對吃的問題

花東徒步吃是一大問題,因為人口分散,不會沒事在路邊開家麵店,因此在旅行途中想吃東西的時候不見得找得到地方吃,因此只要有機會,就要先準備,而便利商店自然是準備的首選,所以我在背包中總是預備了簡單可補充體力又方便的食品,例如麵包、便利商店賣的香腸、巧克力、或是硬的水果糖,以免走一半肚子餓的問題發生。

吃泡麵當晚餐?我也不願意啊,但沒有交通工具只能將就了。

除了零食之外,正餐該怎麼解決也是需要先想清楚,走路旅行最麻煩的是沒有交通工具,一但錯過了就很難再回頭,第一天晚上到富里就讓我傷了些腦筋,因為民宿通常都較偏僻,出發前在地圖上就知道最近的便利商店在四小時的步行距離外,我們差不多一點多就會經過,總不能叫我在中午就買好晚餐吧?一方面食物會佔空間,微波食品也不一定能加熱、買麵包餅乾等又擔心一路帶著大概也會被壓爛了,最後只得在快到民宿時在巷口的雜貨店買了幾包泡麵和零食就當做是今天的晚餐,很不營養但實在是沒辦法,還好民宿老闆娘很貼心的幫我們加了蛋,還請我們吃香蕉補充體力,隔天民宿有供應豐富的早餐再多吃些補回來。

第二天到池上的晚餐就稍微好些,池上市區離下榻的民宿較近,所以在離開最後一間便利商店時,我們就先買好便當帶去民宿加熱,三個人在充滿懷舊氣氛的民宿好好享用,我還買了瓶啤酒,頗為愜意。

這幾天最像樣的一餐,熱騰騰的炒飯、水餃、青菜。

但同樣的問題在第三天鹿野的民宿再度發生,第三天也是過了中午就沒有便利商店,而且民宿也沒有供應早餐,因此除了當天晚餐之外,連隔天出發的早餐都要先備好,本來打算到民宿安頓好,我再借腳踏車或坐計程車回關山買晚餐和隔天的早餐,計程車費來回大約四百元也只能認了,還好管家騎個摩托車去附近幫我們張羅了「真正的食物」的晚餐,水餃、炒飯、小菜等熱騰騰的食物,讓我們躲過了一天的便利商店微波餐,不過也因爲如此隔天早餐沒買到,因此第二天早上只好三個人合吃一包義美泡芙當早餐充饑。

這幾天下來,好幾餐都是在便利商店解決,微波食品已經吃到怕了(只有到關山那天中午是吃了正常的便當,其他全都是微波啊!!)

補充題外話,第一天時我買了包便利商店的一口吃小台灣香腸,下午走在自行車道時喬與翔喊餓,就拿出來給他們分吃,若翔津津有味的吃了兩三個,喬則拿去吃了一個後問我:「爸,這要加熱嗎?」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不用啦!」但看了一下香腸也覺得有點怪怪的,仔細一瞧才發現包裝上寫著「非即食,需充份加熱」…. XD 還好沒拉肚子。

便利商店是徒步旅行者的好朋友

走路最擔心的就是缺水,基本上只要路上有便利商店、雜貨店就不用擔心,前面幾次在人口密集的西岸走路時,雖然還是有路過許多農業區、鄉間小鎮,但一天下來至少也有個五六家便利商店,休息補給都不成問題,但這次是在廣大的花東地區,城鎮和人口非常分散,一天有一家就已經很感謝了,第一天基本上只有兩家集中在剛出發時的玉里供我們出發前補給,第三天更是一整天都不會經過任何一家,所以事前的規劃就特別的重要,不能夠發生水喝完了卻找不到地方補給的窘境。

便利商店有座位、冷氣、廁所和食物,就是我們的天堂啊!

每次出發前都會在拖車包裏準備至少2公升的備用救命水,其實老實說也並不是那麼需要,畢竟也不是只有便利商店才有水,加油站、檳榔攤也是補給水的來源之一,況且我們也不是走在完全無人的荒郊野外或深山之中,萬一真的發生了什麼萬一,到處都還是有車流或住戶,隨時可以取得協助。

此外,有著涼爽空調、乾淨廁所的便利商店代表的是舒適的休息環境,因此每天走在路上時,都是以下一家便利商店為目標,兩個小鬼不耐煩時不時會問還要多久?還有多遠?當看到便利商店出現在視線距離時,那種心裏頭的放鬆與期待是很能令人安心的。

雨中漫步的滋味

萬里無雲雖然很美,但還是烏雲罩頂舒服。

好幾天到了下午都是烏雲密布,雖然景致有差,但至少不用曬太陽。

這次出發前看天氣預報就知道花東皆以陰天居多,除了最後一天外,每天過了中午幾乎都是陰天,到了下午三四點甚至下起午後陣雨,讓這次的旅行增添與過去不同的感受。
第一天中午在玉里的便利商店休息過後就飄起了陣雨,出發前還把包包和推車的防雨罩都拉了起來,一下子風大雨急,一顆顆斗大的雨滴打在臉上,還好只下了十幾分鐘就停了,而且整個下午都是陰天,不必擔心遮陽,不必擔心中暑,也不用擔心缺水,一路上輕鬆愉快的散步閒聊搞直播。

下雨時走路不是很好走,也不太舒服,但偶爾遇到也是個不同的體驗。

第二天上午天氣晴朗,近中午就開始有雲層凝聚,下午快兩點抵達池上前大概是這次步行最熱的路段,僅約20分鐘的步行時間沒有任何遮蔽,但一眼望去開闊的田野景觀和涼風徐徐,是在都市裏很難體會的感受。這天下午四點多前往池上伯朗大道的民宿時就下起了雨,當時咱們正在直播,只得暫停撐傘拉雨衣,不過這陣雨也只下了約十分鐘就停了,傍晚的伯朗大道上滿天烏雲,但是滿滿的觀光客騎著自行車來來回回不減興致。
第三天的午後陣雨是這幾天下得最久的,雖然也才僅僅30分鐘,但我們的鞋子都打濕了,還好後來在民宿可以烘乾。

能穿著乾淨舒適的衣服就是幸福

走在路上最舒服的就是穿著乾淨的衣服,前幾次步行時都是在行李裏帶兩套替換,但其實每天都換洗,運動衣又比較快乾,根本用不到第三套,因此這次三人都各裝了一套速乾的運動衣褲就上路,每天到了住宿點洗完澡後馬上洗馬上晾,隔天出發前再收起來上路即可。

第一天的民宿有洗衣機和脫水機,洗好後晾好隔天就乾了,沒問題。第二天在池上的民宿問題就來了,沒有洗衣機也沒有脫水機,池上又剛下完雨,環境頗為潮濕,衣服曬了整晚也沒有全乾,只能硬著頭皮收起來到下一間民宿再說。
第三天從關山走到鹿野時雨下得又急又快,三個人連鞋子都濕透了,我那時一直在擔心,前一天洗的衣服還沒乾,今天鞋子又濕了,待會兒要怎麼換洗呢?而且鞋子濕了很難乾,隔天上路難不成要採著濕搭搭的臭鞋子上路嗎?今日的民宿如果沒有洗烘設備,最壞的打算就是用吹風機慢慢地吹吧!

非常簡單的民宿,但很意外的輕鬆解決濕衣服的問題。

今天的民宿是非常平價的舊三合院,一對老爺爺奶奶把家裏的空房拿出來分租,房間裏就是一張床和一個浴室,但所幸有洗衣機和脫水機可以使用,我把前一天的衣服又洗了一遍,以去除那股大熱天還悶在包包裏一整天的異味,而且更幸運的是竟然還有非常有效的DIY烘衣機!親切的老伯伯指點我把衣服曬在屋子後方冷氣機的主機旁,用冷氣機排出來的熱氣烘衣服,就這樣,鞋子和衣物都在兩小時之內烘得乾爽舒適,解決了步行最不想遇到的難題。
這次原本我有帶洗衣皂,以後也是不需要的。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