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成立不到三個月的P聯盟職業籃球隊新竹攻城獅十月中旬首次熱身賽公開亮相,一連兩天在新竹吸引了一萬五千人到場觀戰,為台灣籃壇掀起了近年來少見的熱潮,半職業的超級籃球聯賽SBL過去經營二十年來從未有此盛況,才成立幾個月的台灣籃壇新兵是如何營造出如此的驚人聲勢?筆者認為大致可以歸類為以下幾個方向:
成功操作在地連結度
職業運動在日韓、歐美發展百年,已經有諸多成熟且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不論是大聯盟或是NBA,其中最基本的精神便是在地連結度,在地球迷的認同對於球隊是否能夠永續經營扮演了決定性的因素,當球迷對於支持的球隊擁有高度認同感與歸屬感,球迷自然會更投入賽事、購買商品、自發性協助推廣,亦不會因戰績不佳而轉而支持其他球隊。
攻城獅從一開始就針對建立球隊與當地居民不可區分的情感連結度下足了功夫,從隊名諧音到傳播主題都在追求當地人的認同,讓新竹居民產生:「我要支持我家的球隊!」 攻城獅與球迷建立非理性的情感連結的成功從比賽當天現場的觀眾反應即可感受到,儘管這是觀眾與球隊第一次正式的見面,但滿場球迷仍是一面倒的為攻城獅喝采加油。

系統性的品牌形象營造
職業運動雖是以運動為本質,但實質上卻是提供娛樂的整合平台,如何包裝塑造出流行品牌該有的吸引力絕對是運動行銷的重點。
聯盟中擁有最豐厚財力的台北富邦勇士全力投入品牌經營,之前在SBL中早已追求突破、展現出與其他球隊的差異性,但無奈SBL平台長年不振,因此向外拓展的效果有限,多年來仍是在傳統籃球愛好者的小圈圈中打轉,而成立三年、一開始以加入ABL為目標的寶島夢想家整體形象亦有完整規劃,但以彰化為據點的全國性知名度較為不足,且ABL在台灣的熱潮尚未打開就面臨疫情,實屬非戰之罪。
而這次新竹攻城獅在球隊形象營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從隊名發想、識別系統、球衣設計造型等 環節都有仔細規劃, 並且系統性的推出每一個步驟,仔細觀察,在成軍記者會上連球員的站姿都有刻意安排,球員們並非全屬籃壇菁英,但透過設計規劃卻能營造出巨星氣勢,光這一點就讓其他球隊難以望其項背了。
比賽內容當然重要,但完善的品牌規劃卻能開拓球場以外的商機。

密集投入數位行銷
新竹攻城獅從成立粉絲團至今短短數月,每天大小事密集貼文、與球迷頻繁互動、限時動態從不間斷、產出影音短片之頻繁亦是四隊之冠,根據Google Trends上的搜尋趨勢顯示攻城獅的搜尋量自創立初期就與另外兩隻人氣球隊寶島夢想家與富邦勇士平起平坐,在YouTube上的影音搜尋量更是壓倒性的獲勝,官方YouTube頻道追蹤人數更是另外兩支老大哥的兩倍之多,可以看出團隊成員對於流行趨勢的掌握度頗佳,相信在MUSE GIRLS慕獅女孩啦啦隊成立之後,藉由美少女加油團的影響力,使用者自發性內容產出、影音內容活用度、頻道影響力上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主事者的心態正確
在台灣搞職業運動,第一個面對的比較對象自然就是NBA,各種資訊唾手可得,有出國現場看NBA經驗的人亦絕對不在少數,新聯盟與新球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拿來比較,球迷可以理解資金及市場有限,某些程度上的差距是客觀可以接受的,但主事者有沒有用心投入是感受得出來的。
希望觀眾捧場,第一個衡量的標準就是先問自己,我今天提供的內容,我自己願意花錢來看嗎?
新竹攻城獅這次投入主場翻修、鋪設NBA級的球場地板、高規格的球員休息室、訓練基地、宿舍等都顯示出主事者對於這支球隊的重視,在這兩場熱身賽中,雖然不少地方仍有進步的空間,但已經可以感受到主事者對於這個新球隊的經營輪廓與遠景。

綜觀以上幾點,筆者認為是初期成功的關鍵因素,但儘管如此,P聯盟與球隊的未來亦非一路順遂,就以台灣已經發展三十多年的中華職棒來看,儘管各項制度已經頗為完善、 歷經多年風風雨雨的球迷基礎仍然穩固,但至今卻仍處於虧損狀態,甫成立的職業籃球在台灣的市場如何迅速成長突破?
P聯盟與攻城獅經過數月的期待感營造,開出首戰兩場的爆滿並不容易,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正式球季開打後,如何維持球迷一整季場場的熱度,才是判斷P聯盟能否長久存在的指標。